![]() |
|
|
|
||
第五講 基礎圖案色彩的運用 一、圖案色彩練習前工具的準備 在經過前期的黑白技法圖案的設計后,初學者將要進行圖案色彩的訓練。圖案色彩的繪制不同于一般的寫實色彩的繪畫方法,它需要配備一定的工具來進行。熟練地運用工具來進行圖案的創作,對每一位初學圖案的設計者來說,是非常重要的。 工具分為:筆具、器具、紙張、顏料及調色盒、盤等。 1.筆具:小狼圭、紫圭、羽箭類毛質較挺直、有彈性的毛筆,適用于勾線、點綴及小面積著色。衣紋筆、葉筋筆等也較適合于勾線及小面積上色。白云類毛筆則毛質柔軟含色量較多,可適用于涂面積較大的色塊。另外還需準備一些底紋筆、水彩筆之類的筆鋒較寬的筆,以用來刷涂底色及大面積色塊。以上所列的筆具,最好能每種配備一至二支,供作圖時選擇。 2.器具:指一般的塑料直尺、三角尺、量角器、曲線板。另外還有圓規、直線筆等。這些器具也是設計圖案時必不可少的工具。最好也準備一套。 3.紙張:一般需準備一些草圖用紙,如白報紙、白信箋或較廉價的白紙即可。 正式圖案需買些較好的紙張,如白卡紙、白版紙及較厚些的繪圖紙。以保證正稿的質量,也有利于保存。 拷貝時需用透明度較好的紙張,如硫酸紙等。 4.顏料及調色盒:使用的顏料主要以水粉顏料為主(也稱廣告顏料),有瓶裝及管裝兩種。一般以管裝最佳,因管裝顏料品質較細,適合于設計使用。水粉顏料的覆蓋力較強,有利于修改畫面,但有時畫水色法時,也可使用一些水彩色。水粉顏料 種類很多,一般選用12色或18色即可。白顏色需多準備一至二支。調色盒和調色盤各需準備一至二個即可。調色盤大些更好,便于調色時使用。
二、圖案色彩的基本原理及技法訓練 圖案色彩不同于一般的寫實色彩,它要求有很強的裝飾性。每一幅圖案的色彩需控制在一定的套色之內,給人的第一感覺應是色彩鮮明,對比強烈,套色簡練而恰到好處。圖案色彩不需摹擬自然景物的色彩,而只要求色彩具有很明快的裝飾效果。配色時設計者可自由選擇能達到設計意圖的任何色彩。下面幾種圖案色彩的練習方法,是初學圖案設計者入門時需掌握的最基本方法。 練習一 色彩表現技法訓練 通過此項訓練,讓初學者熟悉并掌握圖案設計中經常采用的一些基本技法。 1.平涂法:將調好的色彩,均勻地、平整地涂在已畫好的圖形里。調色時應注意顏料的濃度,太干涂不開,太濕又涂不勻,顏料要濃淡均勻,否則會影響到畫面的效果。 2. 勾線法:在圖案中用不同特點的線進行勾勒,會得到不同的效果,增加畫面的層次,協調畫面的色彩關系。 3.推移法:利用色彩的推移法,可使圖形色彩更加富有層次感,整體又有變化。方法是用深淺不同的色彩或色相的轉換進行多層變化。 4.水色法:利用顏色能在較多的水分中自行混合的特點,將不同的色彩著于已有水分的圖形中。經過調和的處理,可得出色彩自然混合的效果。 5.暈色法:方法是將所需暈色的兩種色彩先畫到畫面上,兩色中間可適當留出空間,然后再用一支干凈的、略帶水粉的筆將兩色來回涂抹,直至得出所求效果。也可將兩色在調色盤里調好再涂到畫面中。這種暈色法的效果有柔和、過渡變化自然、色彩層次多等優點。 6.點繪法:方法是以點為主,用點的疏密點綴于畫面中,使形體得出虛實、遠近暈變的特殊變化效果,點的大小盡量均勻,否則整體效果會受到影響。
練習二 幾種色調的變化訓練 圖案色彩的色調大體分為冷、暖、灰等三種基本色調,但我們在訓練時,可進行更為細致的色調訓練。如以下七種色調是最為必要的練習。 1.同類色色調:即將一個單色調入白色或黑色,使畫面色彩出現深淺變化的色調,既諧調又統一,色彩雖單純但很素雅。調此色調時要注意明度的深淺變化,面積比例安排得當。切不可出現深淺失衡的效果,否則色調會過亮或過暗。 2.類似色色調:即色輪表中同在60°-90°的相接近的色彩,如紅、橙、黃及藍、綠、紫都分別屬于類似色的范圍。與同類色相比,色彩選擇稍多變化(參看色輪表)。這種調子的變化因色距較近,雖有變化但很容易協調,因它們中都含有相同色素。很多圖案的調子中,類似色的調子被普遍采用。 3.對比色色調:指色輪表當中與120°-180°相對應的色彩,我們都稱為對比色,其中我們熟悉的紅——綠色、黃——紫色、青——橙色都是屬于對比色。其中紅—一綠色對比在圖案中最為常用,有“萬綠叢中一點紅”之稱,色彩對比強烈,襯托性較強,兩色在并置時如作些面積、強弱、中間色間隔等手段,效果更佳。 4.高明度色調:整個畫面的色彩均使用明度較高的色彩,每個色彩均加有不同程度的白色或淺色(如淡黃、淺綠等),力求色調明亮、淡雅的效果。 5.中明度色調:此類調子均保持深色和淺色的均勻配制,并使色相保持中等明度的效果。色彩的純度上變化不大,可配入部分較淺或較暗的色彩,但主體色塊仍以中明度色彩為主,如我們常用的土黃、朱紅、赭石、湖藍、草綠等色,基本屬于中明度色相。 6.低明度色調:要求所采用的色彩為明度較低、較灰,色彩純度偏弱,此類調子一般多選用較深色彩,如黑色、深藍、深紅、深褐及深綠等色來調取。在低明度色調里也應增加少量的中、高明度的色塊,以加強低明度色調中的層次,以免出現暗色一塊的沉悶效果。低明度色調的特點是色澤深沉、穩重、諧調。 7.高純度色調:運用純度較高的色彩進行設計,盡量保持每套色的鮮明度,使畫面具有對比強烈、色彩明快的效果。 8.低純度的色調:根據低純度色彩的特點,多調用較趨灰性的色彩來著色,保持畫面始終呈現一種色調典雅、協調的整體效果。
練習三 套色的訓練 為了更加熟練地運用色彩,初學者應該有意識地去選擇和控制用色,這也是因為由于在工藝美術產品的設計中,它關系到生產成本、印刷工藝的限制,所以應以最少的套色,贏得最好的效果。 在套色限色的練習中,應運用以下兩個用色的技法。 第一個方法是色彩的循環應用。就是將所選擇的二三個套色間進行穿插重復運用,盡量控制套色的增加,因套色少,還應注意套色間的明度、純度的變化,如可用一個明度高的色彩和一個中明度或低明度的色彩相配合,使畫面的色彩層次感不因套色的簡單而受到削弱。 第二個方法是采用白色來穿插使用,因為白色在設計及生產工藝中,一般以白紙為白色,可不計入套色,所以在設計中,要學會靈活運用白色的功用。這樣無形中可多用一個套色和層次的效果。 套色的訓練可從二至六個套色來分別訓練。
練習四 色調變化訓練 此種練習是以同一構圖,同一畫面進行不同色調的訓練,以達到讓設計者靈活運用色彩的調配規律,熟練地畫出不同的色調效果,為產品的設計提供更多的選擇方案。設計時可進行四至六種色調的訓練。
三、圖案色彩設計的基本步驟 步驟(1)設計草圖:可用鉛筆在一般的草稿紙上將構思畫出,并逐漸確定下來。 用透明拷貝紙將草圖拷貝下來。 步驟(2)先著底色再拷。如圖形有底色,先將底色平涂好,待干。如沒有底色可直接上色,將拷貝紙上的圖形用硬鉛筆(如 3H型鉛筆)把圖形拷印到已打好的干底色上。用力大小視印痕清晰度來定。 步驟(3)著色:將調好的色彩用所需技法描繪到拷貝好的底色上。(附步驟圖) |
|
|||||||||